乌鲁木齐7月28日电(通讯员:刘思秦)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四十个年头,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科学决策带领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的家乡也有着巨大的变化与成长,走进新疆,能感受到这里与国家发展在同频同步。
7月10日至7月2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蓬松的头”社会实践队积极深入新疆昌吉开展关于“探寻新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或十八大以来的变化”主题活动。团队成员以寻找老照片、拍采新照片、采访路人等形式,向队员以及受众群体宣传新疆的崭新面貌。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出使在落后时的中国有了新的发展方向。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如果要说出一项在我们身边变化最大,最息息相关的事物,公共交通便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实践队员从公共交通着眼,以小见大,探究公交发展体现时代变迁。
公交车辆更新,贴心服务群众
实践队员搜集了新疆昌吉市2008年旧公交图片,并实地拍摄2020年新“空调车”照片,从对比中发现了城市的进步。在实地走访昌吉各街道后,实践队员在公交车站采访了一位假期回乡的大学生小王,采访过程中,小王回忆感叹这些年家乡公交的变化:“十年之前,我和小伙伴坐上公交车,摇摇晃晃的逛遍小小的城市,最喜欢的便是叼着雪糕等一路车的双层巴士。投了手里攥得皱巴巴的纸币或是叮当响的硬币后,便激动到跑到二层,争抢车头的位置,在高处感受小城的气息,嘴里嗦着凉丝丝的雪糕,脸上淌着晶莹的汗珠。”
新疆昌吉市2008年观光公交。 刘思秦 提供
2020年昌吉市空调公交。 刘思秦 摄
同样等公交车的张姓大学生加入我们的采访:“当年我上学赶早挤公交,公交车只有一个门,还得售票员手动拉门。由于车上的人实在太多,经常虽然“挤”上了车,但身体处于车门的边缘,总很担心关门时自己被夹住。车上几乎无立足之地,想用最基本的站立姿势保持身体平衡都十分困难。人挨着人,人挤着人,各种令人不悦的气味被我不情愿的浅吸入肺。还有一丝欣慰:能挤上公交车实属幸运,毕竟还有很多人被关在车门外,他们还会像我刚才一样,一次一次的盼,一次一次的等,一次一次的做是否“挤”车的思想斗争……“现在的小朋友真是幸福,十年之后,昌吉街道跑的是空调车,干净凉快,速度又快且十分稳当,不再像当年一样淌着汗,在人群中拥挤推搡。
支付方式更替,紧跟智能发展
从前是售票员扯着嗓子报站,一个一个收票找零,常常累的脸红脖子粗。如今智能语音报站提醒,手机云支付,省时省力方便快捷。我们采访了一位王姓阿姨,阿姨对于公交变迁也是感触颇深:“售票员被无人售票所代替后,虽快捷很多,但常有没带零钱或没带公交卡的麻烦情况。公交卡也更换了一代又一代,但问题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新疆昌吉市2008年至2020年4代公交卡。 刘思秦 提供
直到2018年12月,昌吉公交“云支付”扫码乘车和银联刷卡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智慧公交”项目正式启动。智慧公交”项目,是指在原有的以现金、公交IC卡乘车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公交“云闪付”乘车、银联银行卡乘车,还有各类手机钱包、NFC手环均可在该设备上刷卡消费乘车。目前,昌吉市市区公交车已经安装了“智慧公交”项目的设备,全面实现“一嘀即付”功能。昌吉市银联卡支付和手机扫码支付项目的实施,标志着昌吉市市民乘坐公交进入移动支付的新时代。王阿姨说:“自从可以使用手机云闪付扫码乘车后,市民乘坐公交车更方便了,不需要准备零钱,不怕忘记带公交卡的尴尬。毕竟现在的时代,手机谁会不离手呢,现在手机支付已经普及到什么程度了呢?路口卖地瓜的大爷都推荐扫一扫了。”
2020年新疆昌吉市公交投币处。 刘思秦 摄
以小见大,从小细节看大变化
公交行业在我国改革开放40年历史中,是一个代表,也是一个缩影。实践队员查阅资料得知,40年间,中国客车经历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翻身性转变。虽然目前的中国汽车工业,与世界一流国家和一流品牌仍存在一定差距。但我们在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努力和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正在腾飞。而公交的新支付方式同样证明了我国智能化的发展与进步。无处不在的电子支付让国家可以实时的了解全国各行各业的交易情况,这在以往是不敢想的,也是做不到的,大数据让数据治国成为了可能,让调控更科学、更精准、更可控。
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不仅了解到城乡发展给百姓生活带来的改观,也看到了在新疆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新疆的蓬勃发展,见证了新疆的成长,相信新疆一定会加速追赶中国的步伐。队员们认为:“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切感受到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正是中华大地的现实写照,有千千万万个这个样的城镇发生着同样甚至是更为巨大的变化,我们不由地为出生在中华大地上而感到骄傲自豪,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必将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共同富裕,开创幸福美好的新生活。”